農家魚塘變野生鳥類的“食堂”,養殖戶怎么破解這個難題
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場景,一位養魚的農民看到魚塘里面的魚被成群的白色大鳥驅趕時,他真的是無暇顧及,趕跑這邊,后邊又來了,非常無助,當然,最無助的是魚塘里面的魚竟成了鳥類的美餐,當自家魚塘變成野生鳥類“食堂”時,漁民要怎么辦呢?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。
可以上上面的情形并不是個例,而是進入秋冬季之后,當北方進入冰天雪地之后,大量的野生鳥類往南飛,形成遷移鳥類,這種季節性的鳥類遷徙,對于漁民來說是一次考驗。
進入11月份之后,特別是從18號前后開始,受到“大暖潮”的影響,北方出現了大面積的降溫大雪天氣,這樣讓北方大地被白雪覆蓋,這樣野生鳥類食物來源緊缺,氣溫太低也受不了,于是往南遷徙,而東部沿海灘涂,中部大小湖泊,還有錯落有致的濕地,湖網,還有縱橫交錯的大小魚塘,這些都是野生鳥類留足的地方。
當一個鳥類南遷找到地方歇腳的時候,往往是開始尋覓食物的時候,當發現這個地方水美,自然條件原生態,沒有人打擾,食物又充足,對于鳥類來說,食物主要是各類魚蝦,特別是淺涂淺灘的魚蝦更是鳥類的最愛,如果旁邊有魚塘的話,那成群結隊的野鳥會飛到魚塘旁邊趁機覓魚吃,如果魚塘的水比較淺,如果是那種稻蝦養殖模式的魚塘,那么魚蝦都會被吃光。
關鍵的是,野生鳥類是受保護的野生動物,不能打,不能捕捉,只能驅趕,但是效果很差,導致漁民損失很大,這個難題怎么破呢?
如今的魚塘成為鳥類的“食堂”,漁民只有提前做好防備,才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,具體我給出的建議是:
提前干塘起魚
漁民養魚的目的就是拿來售賣的,如今活魚運輸技術提高,魚類價格基本上很穩定,也就是說想等賣個好價格基本上沒有,這樣的話,就沒有必要等著到臘月去干塘了,在立冬前干塘或者在候鳥將要到來前就提前號塘賣魚,這樣等鳥類來了,自家魚塘的大魚已經賣完了,也不心疼魚塘變成“食堂”了,而干塘后的魚塘留些小魚小蝦給候鳥吃也無所謂。
加深魚池深度
野生鳥類畢竟是以淺灘涂覓食的,如果魚塘的水比較淺的話,魚類很多,這樣野鳥不費力就能吃到,而如果加深魚塘的水,這樣尋找到魚類也不容易了。當然特別要注意在給魚類投食的時候是野鳥最好撲魚的時候,所以要做好驅趕工作。
集中投食或者補貼損失給漁民
漁民損失確實是存在的,如果說漁民損失不好統計的話,那有關機構是否考慮集中采購魚類給野鳥集中的地方集中投食,這樣野鳥吃飽了,就減少了去捕魚的機會了,間接的讓漁民減少損失了。
當然,留住候鳥是當地自然環境優越的一個表現,但是也要考慮到漁民們魚類損失,漁民以養魚為生,魚類損失就是自己生計上的損失,所以環境要保護,農民的利益也要做好權衡。
輸入您的姓名 |
請輸入您的手機號碼 |